当前位置:农视农业百科网 >> 养殖知识 >> 猴头菇 >> 详情

猴头菇怎么养殖

猴头菇主要分为室内养殖和室外养殖两种方式。

室内养殖:

1. 基质准备:选择玉米秸秆、棉花籽壳等作为基质材料,把材料切碎并浸泡到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挤出多余的水分备用。

2. 培养袋消毒:把培养袋填充基质材料后,放入高压锅中蒸汽消毒30-60分钟。

3. 接种:将培养基接种到已经消毒干燥的培养袋中,然后用编织袋密封并装入温暖通风的环境中。

4. 培养过程:猴头菇喜欢湿度较高的环境,温度保持在18-25摄氏度,通风要良好。约15-20天左右就会出现小菇头,保持湿度,适时喷水,并保持光照。

室外养殖:

1. 基质准备:选择木屑、秸秆、玉米秸秆等作为基质材料,并进行消毒处理。

2. 基质堆积:将消毒过的基质堆积成一定厚度的菇床,喷水保持水分适中。

3. 接种:将培养基或母菌接种到菇床基质中,在基质表面撒上一层覆土,然后覆盖保鲜膜,保持湿度。

4. 养殖管理:保持菇床湿度,根据天气状况进行喷水,避免暴晒和过度湿润。同时注意防虫害和疾病发生。

无论室内还是室外养殖猴头菇,都需要定期检查和管理,如适时喷水、调节温湿度、防止病虫害等。同时注意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要求,如湿度和光照。

标签:猴头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