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视农业百科网 >> 花卉知识 >> 详情

非洲猪瘟后生猪养殖业的智能化转型趋势


2025-08-31

非洲猪瘟(ASF)对全球生猪养殖业造成严重冲击,但也加速了行业向智能化转型的进程。以下是当前智能化转型的主要趋势和相关技术应用:

非洲猪瘟后生猪养殖业的智能化转型趋势

1. 生物安全防控智能化

非洲猪瘟疫情凸显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智能化系统通过物联网(IoT)传感器实时监测养殖场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结合AI算法预警异常情况。车辆、人员进出场可通过人脸识别、车辆消毒通道自动化管理,减少人为接触风险。例如,部分企业采用“猪脸识别”技术个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猪并隔离。

2. 精准饲喂与养殖管理

智能化饲喂系统通过RFID耳标或图像识别技术,记录每头猪的采食量、体重增长等数据,动态调整饲料。大数据分析可优化饲料转化率,降低成本。无人机和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巡栏,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同时通过热成像监测猪群体温变化。

3. 闭环生产与垂直整合

大型养殖企业趋向建设“繁育-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闭环体系,通过区块链技术追溯生猪全生命周期,确保食品安全。例如,温氏、牧原等龙头企业已实现从种猪基因选育到终端销售的全程数据化管理。

4. 环境控制自动化

智能环控系统联动风机、水帘、加热设备等,维持最佳生长环境。部分现代化猪舍配备空气过滤系统,有效阻隔病毒传播。粪污处理环节引入智能发酵罐,实时监测沼气产量,实现能源循环利用。

5. AI疾病诊断与预警

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分析技术可早期识别猪只行为异常(如咳嗽、跛行),结合病原检测数据构建预测模型。中国农科院已开发出ASF快速检测AI平台,将诊断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15分钟。

6. 供应链金融与数字化服务

云计算平台整合养殖数据,为农户提供信贷保险、期货对冲等金融服务。例如,新希望六和推出的“数字金融+保险”模式,帮助中小养殖户规避市场波动风险。

7. 基因育种智能化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与AI结合,加速抗病种猪选育进程。国际种猪企业如PIC已应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提高ASF抗性性状的育种效率。

行业挑战包括:

中小散户转型面临资金和技术壁垒;

智能化设备运维依赖专业人才;

数据孤岛现象阻碍全产业链协同。

未来趋势将向“无人化猪场”发展,5G+边缘计算实现毫秒级响应,数字孪生技术模拟优化生产流程。政策层面,《“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明确要求2025年规模化养殖场智能化普及率达50%以上。

标签: